Arm 今(13 日)在 SIGGRAPH 上發表「Arm 類神經技術」(Arm Neural Technology),該技術為業界首創,並將專用類神經加速器導入 2026 年推出的 Arm GPU。
「Arm 類神經技術」能將用於圖像渲染的 GPU 效能提升至更高水準;為當前手遊領域中更為複雜的行動裝置端內容,減少多達 50% 的 GPU 工作負載。此外,Arm 還推出全球首個全面開放的類神經圖像開發套件,將 AI 渲染整合到現有的工作流程中,使得開發者能夠在硬體問世前一年就能著手進行開發。

Arm 手機策略總監蔡武男指出,目前手機是第一波會導入的裝置,以改變 Android 旗艦產品和遊戲手機的圖形處理方式,預期 2026 年就會看到更多這類產品,Arm 也希望透過開放開發套件,加入生態開發工作者進來一起使用。
Arm 人工智慧和開發者平台院士 Geraint North 表示,這是 Arm 首次在最佳化行動裝置上實現 PC 等級的 AI 圖像效能,為未來的行動裝置端 AI 創新奠定基礎,「Arm 類神經技術不僅適用於遊戲領域,還將對類神經攝影機工作負載等應用帶來實質的影響,為開發者在從圖像放大到路徑追蹤等行動裝置端的應用場景中,提供大規模實現圖像技術的強大工具」。
此外,Arm 類神經超取樣(Arm NSS)是一款 AI 驅動的圖像放大引擎,充分利用開發套件內的各項資源,這是建立在 Arm 精確超解析度技術(Arm ASR)的基礎之上,而這一技術已被《要塞英雄》、《無限暖暖》等遊戲工作室採用。

據悉,Arm NSS 技術與 NVIDIA 的 DLSS 技術的工作原理非常相似,兩者都使用 AI 驅動的神經網路,將低解析度的影格升頻至更高解析度,在維持高品質視覺效果的同時,減輕 GPU 的運算負擔。這兩者不同之處在於,DLSS 是在桌上型 GPU 中的 NVIDIA Tensor Cores 上運行,而 NSS 使用整合在 Mali GPU 內的專用神經加速器,且僅針對行動裝置進行最佳化。
Arm NSS 能以每幀四毫秒的耗時,將解析度從 540p 放大至 1080p,畫質幾乎與原生畫質無異。對比於傳統的全幀渲染方法,開發者可透過 Arm NSS 減少多達 50% 的 GPU 工作負載,既可用於降低遊戲的整體功耗,也可用於提升幀率或強化視覺效果。這項技術還能讓開發者運用 AI,來保留表面細節、光照和運動清晰度,進而能夠根據遊戲需求靈活地平衡視覺逼真度和能耗。

Arm 表示,套件中的所有 Arm 類神經技術都將全面開放,其中包括遊戲工作室重新訓練模型所需的模型架構、權重和工具。目前,該開發套件已得到 Enduring Games、Epic Games、網易遊戲、Sumo Digital、騰訊遊戲與Traverse Research 等合作夥伴的支持。
Arm 預計在 2026 年進一步擴展其類神經技術應用路徑圖,推出利用 AI 實現幀率翻倍而無需加倍渲染負載的類神經幀率升頻(Neural Frame Rate Upscaling),以及採用 AI 在行動裝置上實現即時路徑追蹤,且每個圖元只需發射更少光線的類神經超取樣與雜訊消除(Neural Super Sampling and Denoising)。這兩項應用都將於硬體問世前推出。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
文章看完覺得有幫助,何不給我們一個鼓勵
請我們喝杯咖啡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元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 取消 確認(责任编辑:郑建鹏)
4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49.5 焦点热议
孩子们要填写自己的姓名,家长手机号等信息,目前已获得134280条学生信息。...[详细]
这样一来,平台既省了编辑的成本,又对这些做号者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可谓一举多得。...[详细]
出门旅游,食宿必不可少,乡村旅游也不例外。...[详细]
在创始人李霞看来,博慕传媒是一家内容公司,并将吃播定义为美食内容的升级,是面向年轻人的,更有趣新鲜的内容。...[详细]
我认为焦虑不是问题,但是沉迷于焦虑,并把处置焦虑的主动权交给其他人。...[详细]
穆剑也回忆说,在2008年的时候,KFC一开始小时工只招本地人,后来也可以招在校学生。...[详细]
” 当然,说了知乎这么多正面的,好的方面,那么知乎就没有问题了吗?并不是。...[详细]
今年1月播出的新番动画《兽娘动物园》就是最佳的例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