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6日零时,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在抑郁症治疗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首次揭示氯胺酮和电休克疗法这两种快速强效抗抑郁疗法背后的共同作用机制——腺苷信号通路。这一发现不仅揭开了快速抗抑郁治疗机制长期不明的“黑箱”,更为开发更安全、高效的新型治疗方案提供了明确路径。
论文刊发截图。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供图该研究由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罗敏敏实验室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王晓辉团队(负责新药合成)、北京大学李毓龙团队(提供探针工具)等合作完成。
据介绍,氯胺酮和电休克疗法是目前针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较为有效的干预手段,这两种疗法能在数小时内带来快速且强劲的疗效,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且伴随着致幻、认知损伤等副作用风险,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探索现有抑郁症疗法背后的原理机制,进而开发出更优的治疗策略,成为了抑郁症研究领域的重中之重。
罗敏敏(前排坐者)在进行实验操作。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供图面对这一长期困扰医学界的难题,罗敏敏实验室联合相关团队协同攻关,取得了关键突破。他们利用前沿的基因编码荧光探针技术,首次在活体动物大脑中“看见”了氯胺酮和电休克治疗都会在情绪调控关键脑区引起腺苷水平的快速持续飙升,揭示了这两种疗法背后共同的核心通路——腺苷信号通路。
为进一步验证腺苷信号通路的“主控”作用,团队通过遗传学与药理学实验证实:阻断大脑对腺苷信号的接收,两种疗法的抗抑郁效果随之消失;而直接激活该通路,则可模拟出明确的抗抑郁效应。
“氯胺酮和电休克疗法如同从不同方向拧开同一个‘水龙头’。”罗敏敏解释道,“前者通过抑制细胞能量合成,后者通过大幅提升神经元能耗,殊途同归打破脑内能量平衡,促使腺苷从细胞内大量释放,从而快速缓解抑郁症状,且这一过程与致幻等副作用的关键靶点相分离。”
这一“解绑”为开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新一代药物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基于此机制,团队成功设计并合成出更高效的新型氯胺酮衍生物。动物实验表明,该药物在更低剂量下即可实现优于氯胺酮的抗抑郁效果,且副作用显著降低,展示了明确的临床转化潜力。
该研究还为非药物治疗带来了新思路。团队通过一种急性、间歇性低氧(aIH)的范式,让实验对象短暂、可控地呼吸低氧空气,同样有效激活腺苷信号通路,产生抗抑郁效果,为开发无创、无药物依赖的生理疗法开辟了新途径。
该研究将快速抗抑郁疗法从“经验性使用”推向了机制明确的精准医学时代,统一了药理、电击和生理干预手段背后的核心生物学原理。这不仅解决了困扰该领域数十年的科学谜题,更为开发下一代安全、高效的抗抑郁疗法提供了清晰靶点和可行的技术路径,为全球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带来了新曙光。
罗敏敏透露,目前相关小分子药物及低氧治疗设备均已进行专利申请。团队已完成治疗设备样机研制,并已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合作启动疗效验证工作。下一步团队将全力推进新药物与该治疗设备的成果转化,及早为抑郁症治疗提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新解决方案。
来源 | 人民日报客户端
审核 | 周扬
编辑 | 徐璐明
(责任编辑:大足县)
所以如果要我给上半年的一句话总结:成绩还未达理想,但方向是对的、队形是稳的、干劲是足的。...[详细]
这次我率领了约360位由香港各界人士组成的代表团来京观礼,包括政府主要官员,来自司法机构、立法会和区议会的代表,参与抗战爱国人士、老战士及其遗属,以及来自地区、商界及中资企业、教育、创科、专业服务、社...[详细]
张军社认为,这些海上无人装备的列装应用,将显著提高我军海上防御作战能力,丰富我军维护国家主权、捍卫领土完整的手段。...[详细]
在给谭红梅的一封信里,张浩写道:二十余载万般辛苦、二十余载无怨无悔。...[详细]
纳斯达克当地时间9月3日宣布提议修改上市标准,正将拟议规则提交给美国证监会审核,若获批将立即实施...[详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以下是采访实录——界面新闻:您接手娃哈哈集团已经一年半,您对自己的表现如何评价?您认为娃哈哈在您的管理下发生了哪些关键变化,又有哪些传统有所保留?宗馥莉:如果按热搜算,我这一年半肯定...[详细]
美联社称,嘉宾名单表明,北京在全球南方国家和其他新兴经济体中的影响力日益增长。...[详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一起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和共同荣光。...[详细]
考虑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需要,针对在文本内容中添加隐式标识,在多媒体文件中添加数字水印,仍是技术难点或可能增加企业成本,不作强制要求。...[详细]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最新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讲话,称其访华取得积极成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