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陈子帅]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于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连日来,国际社会深切缅怀这位享誉世界的科学家。
“杨振宁凭借对数学美学的敏锐感知,揭示了自然界中令人惊讶的微妙之处。”美国《纽约时报》回顾称,杨振宁于1956年和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二人也因此共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著名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称杨振宁是20世纪物理学界的“卓越设计师”,与爱因斯坦和狄拉克齐名。“他能将不起眼的计算转化为微型艺术品,将深刻的理论构想升华为杰作。”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学界现在多认为,杨振宁最重要的成就是他1954年和美国物理学家米尔斯一起提出的“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这一工作被物理学界视为20世纪后半叶理论物理的巅峰成就。《联合早报》表示,不少人建议应再次授予杨振宁诺贝尔奖,但因为诺奖规定每个人只能在同一个领域获一次奖而无法实现。
据彭博社报道,杨振宁在芝加哥大学深造期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米的称赞,费米将他推荐给了“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应奥本海默之邀,杨振宁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了17年,结识了爱因斯坦、戴森等科学家。奥本海默评价杨振宁的研究工作“具有非凡的想象力、基础概念上的简洁性,以及出色的分析能力”,“同时,他还有好的品味、克制力和批判性判断力,这对于如此年轻的科学家而言,实属难得。”
杨振宁一直在推动中国及全球的科学与教育事业发展。据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网站显示,杨振宁教授一直是该校科研项目的坚定支持者。
1986年,杨振宁在新加坡倡导兴办了“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奖”。陈嘉庚基金会在缅怀杨振宁教授时表示,杨教授当初构想设立该奖项,旨在鼓励年轻人批判性思考、勇于发明创造,不被考试压力所束缚。该基金会在19日的声明中说,“近40年来,该奖项惠及无数年轻人,播下了科学探索的种子,点燃了创新的火种。他对教育的热忱及高瞻远瞩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
中国的各大高校、研究机构纷纷悼念。清华大学发文缅怀道:“在一个多世纪的岁月里,杨振宁先生取得了峙立如嵩、博观如海的学术成就,书写了功在世界、心怀家国的隽永篇章。他既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他带动世界了解中国,更推动中国走向世界。”西湖大学发表《先生已入星河》的文章深切悼念说,杨振宁“为无数后辈点燃了追求科学的信心与勇气”。
著名雕塑家吴为山2021年撰文回忆为杨振宁塑像的经历:“上世纪90年代初,我开始了为中华杰出人物塑像的文化工程。当然,杨振宁先生是我十分希望要塑的对象。”文章提到第一次为杨振宁塑像的经历:“杨振宁先生一会儿微笑,一会儿严肃,一会儿沉思,他甚至说,‘你可以摸我的头,你可以感受。’”
点击进入专题: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逝世(责任编辑:开县)
此次受阅的红旗-11红旗-20红旗-22A红旗-9C红旗-19红旗-29一共六型装备均为首次亮相天安门广场。...[详细]
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这是民兵方队接受检阅。...[详细]
反台独、反干涉是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的应有之义。...[详细]
该公司后来被一家美国公司收购。...[详细]
[环球网报道]据美国《野兽日报》报道,波兰总统卡罗尔·纳夫罗茨基及其团队当地时间9月3日访问白宫,随行代表团被拍到带着特朗普周边产品回国,其中包括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帽子和印有特朗普签名的白色手...[详细]日立能源攜手 CTP 於捷克設立高電壓產品新廠,近岸外包趨勢持續升溫
界面新闻:过去一年里,一些工厂的调整、员工劳动合同的转签,以及娃哈哈新建天猫旗舰店等举措,外界有诸多分析和猜测。...[详细]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环保从业员总会主席林晓辉:我们今天纪念抗战胜利,不只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唤醒民族精神,凝聚起新时代的奋斗力量。...[详细]
值得一提的是,据俄罗斯卫星社网站9月1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儿子埃里克·特朗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排除将来竞选美国总统的可能性,但目前还没有准备好给出明确答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