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陆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热播,引发岛内媒体关注和报道。有岛内媒体称该剧罕见使用历史人物真实姓名、讲述真实事件,意在借该剧加强对台“统战”。对此,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表示,这部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有一句台词“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言简意赅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先辈为实现人民解放、国家统一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先烈的坚守与忠诚、奋斗与牺牲,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他们的理想信念与意志品质,必将激励两岸同胞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相关报道:
吴石将军的经历有多传奇?揭秘《沉默的荣耀》背后的真实故事……(中原网)
他们是无名的丰碑,是暗夜里的星火,是忠诚的潜伏者,他们在敌人的“心脏”里,以另一种身份活着。他们选择隐身,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站在阳光下;他们拥抱黑暗,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活在光明里。
近期《沉默的荣耀》热播,让吴石将军、朱枫、聂曦等隐秘战线的英雄,从尘封的历史中走入更多人的视野。今天一起了解《沉默的荣耀》背后的真实故事,认识潜伏英雄吴石将军。
身为国民党高级将领,吴石却选择了一条充满荆棘的暗战之路,这不是虚构的传奇,而是一个关于信仰与勇气的真实故事。
1949年,在解放军强渡长江之前,中共高层收到了一份绝密情报,内容是蒋介石的长江布防图,图上标注的部队番号竟然细致到团一级。这份重要情报的提供者,正是当时在国民党高层担任要职的吴石将军。
吴石出生于福建闽侯,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求学日本,在重要考试中吴石经常名列第一,展现出过人的军事才能。从日本回国后,吴石进入当时的陆军大学任教。由于对日本军事方面的了解,吴石在武汉会战期间成为蒋介石身边的得力助手,深受信任和重视。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的腐败让他寒心失望,身怀爱国爱民赤子之心的吴石,开始向中国共产党靠拢。从1947年到1949年,他利用职务之便进行军事核心机密的收集和传递,冒着随时暴露牺牲的风险,参与了掩护中共地下工作人员、发展组织骨干、策反国民党上层人士等工作。
在福州期间,吴石得到蒋介石即将调任自己去往台湾的指令,为了配合中共地下党组织做好解放台湾的准备工作,吴石毅然决定去往危机四伏的台湾。在离开大陆前,吴石完成了两项重大任务,设法保住福州免遭战火的洗劫,巧妙设计为新中国留下一批极具价值的秘密档案。
1949年8月,吴石携夫人王碧奎和最小的一双儿女,从福州飞往台湾,将大儿子吴韶成和大女儿吴兰成留在了大陆。到台湾后,吴石被提拔为国民党在台湾的参谋次长。
吴石与朱枫密切配合,将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台湾各岛战略登陆点的地理资料等绝密文件传回大陆。当时海峡两岸封锁严密、环境复杂,在白色恐怖下,吴石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如何发展队伍,开展工作。
1950年1月,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捕,他记事本上“吴次长”几个字,给了特务们一个重要线索。蔡孝乾的叛变与投敌,让吴石很快被捕入狱。吴石将军在狱中遭受各种酷刑,被反复审讯,一只眼睛因此失明。
面对十入九死的黑狱,吴石没有指望走出来,他在狱中断断续续草就了一封绝笔书,这其中有他对亲人的眷恋,对理想最执着的坚守,对妻子的爱和愧疚,对儿女最后的叮嘱:“我家累世寒儒,读书为善,向为乡邻戚友敬爱……此次累及碧(奎),无辜亦陷羁缧绁,余诚有负……”
1950年6月10日,国民党当局按照蒋介石的杀人密令,将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押赴刑场。面对死亡,吴石将军从容自若,留下了最后的诗作: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吴石将军的妻子王碧奎,后来在多方营救下获释出狱,含辛茹苦抚养幼子幼女长大。1973年,为表彰吴石将军的特殊贡献,国务院追认其为革命烈士。1981年,在有关部门的关照下,王碧奎与留在大陆的一双儿女相见。1994年,吴石将军的遗骨终于回归大陆,与妻子合葬于北京福田公墓。
来 源:中国军视网,综合自《国家记忆》《军事纪实》人民网 中国军网等
(责任编辑:张谦卑)
百度以及百度们的套路,你真看懂了? 现在是新媒体时代了,这个大家都知道。...[详细]
一旦你有了,你就需要产生社交媒体内容。...[详细]
在现代货币流通的历史中,这种闪电战式的废钞行动只在朝鲜发生过,而且是以政策发起者人头落地的惨痛失败收场。...[详细]
二、新媒体相对传统媒体有结构性优势 我们把内容创业媒体跟传统媒体对比一下。...[详细]
“微博”出现时,几大互联网公司都在争抢这一新生事物,唯恐落于人后。...[详细]
“想让别人相信我们能成,最开始我们自己得信。...[详细]传奇仍在继续!40岁C罗世界杯预选赛打入39球,成为世预赛射手王
尽管王功权号称“有极强的危机处理能力”,但是,他内心总在穷人的悲悯与商业理性之间做斗争,经常整宿整宿睡不着,以至于患上严重的皮肤病。...[详细]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主要内容,总结成两点就是:1、创业不要追求风口,但要把握时机,多尝试到不被很多人关注的“荒野”中寻找创新;2、创业,先让自己成为狼,找一群可以和自己互补...[详细]
在第三家公司虽然当着技术合伙人,却连招人的话语权都没有,每天如坐针毡。...[详细]
当然,咱们也不用妄自菲薄,因为来自世界各国的经验数据都显示,这个悖论具有顽强的适用性和强大的解释力,不仅中国这样,许多国家都一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