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9日电 (马帅莎 张素)“天宫课堂”9日下午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此次授课内容和形式有何新变化?神奇的太空现象蕴含了哪些奥妙?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物理学会科普委员会主任魏红祥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进行解读。
此次授课,“太空教师”们用首次太空授课内容——陀螺实验开场。魏红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致敬和传承。”与首次太空授课相比,此次授课内容和形式也有不少新变化。在魏红祥看来,最重要的是“教室”的变化。“此次太空授课是在我们自己的全新的空间站上,宽敞明亮而且长期在轨运行。我们的太空授课进入了‘新时代’。”
此外,由于地面的学生需要同步开展实验,在中国科技馆现场,还有许多老师和专家为孩子做辅助解读和引导。魏红祥认为,这些形式上的创新为利用空间站开展科学普及,特别是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开了个好头。“天地同步开展实验有助于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重力的作用,感受不同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百闻不如一见。”魏红祥说,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下,可以演示出在地面环境难以实现或者不可能实现,只能在理论上推理和想象的现象,让大家“眼见为实”。
“这种还原事物本来面貌的做法,让学生们有机会了解和思考物理书本上的公式从何而来,真实的物理现象应该是什么样子。”魏红祥说,这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也是培养同学们科学精神的最好途径之一。
首次在新的“太空教室”授课,3名航天员专门展示了在轨工作生活场景。从画面中可以看到,空间站里微波炉、冰箱、饮水器等家电一应俱全。魏红祥介绍说,空间站的家电虽然基本功能和地面上的类似,但空间站对家电安全性、可靠性、能耗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远远高于地面。“另外受微重力环境影响,无论内部元器件还是盛放食物的容器都要经过特殊的设计。”
授课过程中,天地实验现象的差异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专家以浮力消失实验和泡腾片实验为例,解释了其中的物理原理。
魏红祥介绍说,在地面,气体、液体等流体由于重力的作用,其内部压强和深度成正比;而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流体不同深度的压强差不多一样大,因此放在里面的物体四面八方的受力相互抵消,浮力也就消失了。“所以我们会观察到,在太空中,水里的气泡不会像在地面那样上浮。”
再如水球实验,魏红祥解释称,在地面上水滴的形状受重力和液体表面张力的影响,随着质量的变化会有很多构型,而在空间站,水滴的形状主要受表面张力的影响,会表现出近乎完美的圆球形。
和地面相比,空间站还有很多独特的实验环境。魏红祥说,除了大家熟悉的微重力外,极低温、强辐射等都是地面难以大规模实现的极端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可以开展一系列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宇宙科学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
此次授课是“天宫课堂”第一讲,中国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和重要太空科普教育基地,后续还将开展常态化的科普工作。谈及未来的太空课堂可以进一步开展哪些有趣的实验,魏红祥说,“不妨去问问今天听课的孩子们,看看他们在兴趣被点燃之后,有没有什么奇思妙想。”(完)
标签: 空间站 实验 太空 授课 魏红祥
(责任编辑:潘迪华)
面对各类全球挑战,国际社会必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只有加强团结与合作,才能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详细]
当地时间9月3日,泰国国会下议院向全体下议员发布通告称,本周五(9月5日)的会议增加议程,将根据泰国宪法的规定选举总理。...[详细]
在谈及全球经济问题时,普京表示,欧元区主要经济体陷入衰退,但全球经济仍在增长,特别是亚太地区。...[详细]
新加坡亚洲新闻台3日称,在阅兵式现场,一群群身着军装的老兵受到人们的致敬和热烈掌声,这提醒着人们,这一天不仅是为了展示力量,也是为了缅怀牺牲。...[详细]
据中部战区消息,谭红梅的爱人张浩,也是中部战区空军某部的一名飞行员。...[详细]
石智勇曾获2016年里约奥运会举重男子69公斤级冠军、2020年东京奥运会举重男子73公斤级冠军,现为浙江省举重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副主席。...[详细]
AI谣言泛滥需警惕AI会说谎,且谎言难以分辨,本就极易在网络上泛滥的虚假信息,借助AI的伪装,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造成的危害也更大。...[详细]
来源:参考消息据俄媒报道,9月3日,在记者会上,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暗示总统普京结束记者会,普京随即调侃佩斯科夫是个懒虫...[详细]速看:财政部决定发行2023年记账式贴现(二十五期)国债(182天)
【环球网报道】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英国天空新闻网等外媒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即将结束为期4天的访华行程之际,于9月3日晚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详细]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为窃取我国家秘密、危害我国家安全,往往无所不用其极,将目标人员拉入精心编织的罪恶之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