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青年报
“我们欢迎更多瑞士朋友做新时代的博斯哈德,到中国去拥抱合作、拥抱未来、拥抱机遇。”
当地时间10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贝林佐纳出席瑞士联邦委员兼外长卡西斯举办的招待会,同当地州市官员进行友好交流时如是说。
王毅提到的沃尔特·博斯哈德,于1892年出生于瑞士,是第一位到访延安并采访毛泽东主席的欧洲记者。
他拍摄的黑白无声纪录片《通往延安之旅》,目前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的《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展出。纪录片中展现的画面,是迄今发现的延安在抗战时期最早的影像资料。

1933年,博斯哈德来到北京,为当时的著名媒体《新苏黎世报》《生活》等杂志撰写新闻。
1938年,抗日烽火正在中国大地燃烧。博斯哈德来到武汉,在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的帮助下,见到周恩来,明确表达希望到延安采访的意愿。周恩来把此任务交给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主任林伯渠。在林伯渠的安排下,博斯哈德与美国记者阿·斯蒂尔一起从西安出发,随八路军运输物资的车队前往延安,整整走了6天。
在途中及到达延安之后,博斯哈德用16毫米摄影机记录下了奔赴延安的爱国青年和延安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


在博斯哈德的镜头里,八路军车队在山路上艰难前行,车轮过处泥浆翻涌;爱国青年背着轻便的行囊,义无反顾地奔赴延安;陕北小镇的商贩,支着摊子,叫卖着泡馍、拌面和烤饼等热气腾腾的吃食;鲁迅艺术学院的学生们正在学习绘制和设计抗日海报,抗日军政大学的3000多名学生接受政治学习和军事训练。
值得一提的是,被记录下来的,还有毛泽东走出窑洞迎接博斯哈德的场景。
当时,毛泽东住在凤凰山麓吴家窑大院里,正在酝酿撰写《论持久战》。窑洞白墙上,张贴着一张巨大的陕西地图和几张反对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苏联宣传画。在这里,博斯哈德对毛泽东进行了近3个小时的访谈。

1938年8月,博斯哈德根据在延安的采访,在瑞士《新苏黎世报》发表了六篇长篇通讯。他也因此成为了长征后第一个采访到毛泽东的欧洲人。
“当时外界对中国共产党有很多不实报道。博斯哈德结合在延安的亲身经历,指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因为中国共产党是纪律与理想的结合。”王毅说。
此次在与瑞士联邦委员兼外长卡西斯共同会见记者时,王毅还引用了一句瑞士的俗话:“山将我们隔开,也把我们相连”。

王毅表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方愿鼓励两国人民加强交流往来,增进彼此了解,愿延长对瑞士单方面免签政策,并推出更多赴华便利措施。欢迎更多瑞士朋友到中国走走看看,感受一个真实、开放、团结、奋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国,共同推动中瑞关系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撰文 | 董鑫
(责任编辑:胡蓓蔚)
不过,经过3个月的思考,冯博士最终还是放弃了在路边擦皮鞋挣2万元的想法,并于1990年3月,拉着王功权去了老牟的南德集团。...[详细]
此时的郑志刚早已在家族企业里混得风生水起,但你以为这个富三代学霸君就已经到达人生巅峰了吗?其实并没有。...[详细]传奇仍在继续!40岁C罗世界杯预选赛打入39球,成为世预赛射手王
所以,百度今天放出取消新闻源这个大招来怒刷存在感,实在是在内容领域无招可用只能拼老底了。...[详细]
在《我想做个乐观的年轻人》一文中,他说:“比起迷茫、绝望,我想我们更多的需要知足和乐观。...[详细]
” 第二家公司是第一次创业失败后,前同事推荐给他的某个做游戏的前BAT高管创办的,当时公司已有天使轮投资,就缺技术合伙人。...[详细]
诸如“出现错误”这样基本毫无意义的报错信息,会让用户感到苦恼。...[详细]
传统媒体人有太多的固有思维,到现在还没有产品化的概念。...[详细]
7、指标战略层面错误 我也曾经遇到我这样的公司,分明就是一个传统企业加上互联网工具实现营销的模式,即+互联网。...[详细]
北京友友联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工商信息还显示:2016年3月15日,王一晨和郭峰把共计1013股质押给了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详细]
1、在微信搜索框中输入微信指数,然后选择搜一搜微信指数(如图) 2、点击出现的微信指数图标后,会弹了相关界面(如图) 3、根据你的需求搜索某个键词,就会得出相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