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又称西关,是岭南文化中心核心区。1月16日,“福兔迎新荔俗贺岁——2023西关民俗嘉年华”正式启动!老西关永庆坊将重现传统西关民俗活动,为期10天,持续至25日(大年初四)。
【资料图】
荔湾区将首次把传统广府年俗“带进”粤剧艺术博物馆,邀请千位市民游客在悠扬的曲艺声中,一起“开油镬”,感受最接地气的“广府传统年俗”。同时,市民游客有机会画上粤剧大妆,穿着粤剧戏服,“化身”粤剧名伶,“走进”粤剧文化。
千人“开油镬”,祈愿新年家肥屋润
年廿四,开油镬;年廿八,洗邋遢;年三十,行花街……自成一派的“广府年俗”是广府文化中极为重要的其中一部分。在其中,象征着来年“家肥屋润”的开油锅,更是广府年俗中极具特色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荔湾区根据“广府年俗”习惯,在腊月二十五至腊月二十七(1月16日至18日)期间,把粤剧艺术博物馆西园前广场“化身”为荔湾“家庭小厨房”。邀请市民游客齐齐来“家中”做客,一起“开油镬”,为市民游客送上红红火火的新春祝福。举办期间每天10:00-16:30,市民游客可以有序体验制作油角,并将制作好的油角带回家。
“我们更希望通过年俗体验,让更多本地年轻人、来广定居的‘新广州人’以及游客关注到广府文化、关注传统非遗文化,让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荔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府年俗文化有着美好的寓意,更是广府文化重要的一部分,让年轻一代认识传统、了解传统、感受传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化身”粤剧名伶,与粤剧文化“对话”
“昭君出塞无悲意,一曲荔枝天下知。”从“白腔”开创者白驹荣到“红腔”开创者红线女,提起粤剧,广东人记忆深处是一位位粤剧名伶、一场场引人入胜的演出。而在粤剧文化中,戏剧服装、特色妆面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荔湾区将打破常规,通过画大妆、穿戏服、学戏剧等方式,打造“沉浸式”粤剧文化传承空间。现场陈设有小生、花旦、武生等行当戏服,主办方将邀请专业粤剧化妆师为市民游客化戏妆、装扮粤剧戏服,体验粤剧行当角色。腊月二十五至大年初四(1月16日至25日),每天限10个名额,市民可现场报名参与。届时将有百名观众有机会“化身”粤剧名伶,从内而外,感受粤剧的魅力。
与此同时,粤剧艺术博物馆碑记广场还开设“粤学粤乐”粤剧表演体验区,将有专业粤剧老师教授市民游客学习体验粤剧身段表演、水袖、把子程式等。每天上、下午各邀请50组家庭参与体验,体验环节包括粤剧演出片段欣赏、戏服试穿体验、舞台表演程式学习等。
百场演出,带你走进“非遗文化”
嘉年华期间,主办方还将以粤剧艺术博物馆为中心,在粤剧艺术博物馆涌边沿途开设非遗文化市集,并邀请广绣、泥塑、广式凉果、西关礼饼、木印、榄雕、剪纸等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非遗技艺和成果、售卖文创产品。粤剧艺术博物馆“广福台”、剧场、吉庆别馆前等区域,还将为市民游客送上近百场囊括实景展演、“快闪”等不同形式的粤剧表演。
此外,嘉年华期间,主办方还邀请了区内书法家在粤剧艺术博物馆吉庆别馆前广场现场挥毫写春联。馆内贺香楼前空地更设置了手工制作活动摊位,邀请市民游客体验画脸谱、押花、剪纸、拓印、彩灯等手工制作项目。
从“开油镬”到沉浸式体验粤剧文化再到近距离接触非遗并把书法家送出的福气“带回家”。市民游客可以在悠扬的曲艺声中,游览西关传统建筑,体验传统广府年俗,了解各式传统非遗文化,感受非遗的魅力,并将非遗文化“带回家”。
(文章来源:南方网)
标签:
(责任编辑:自然卷)
经历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和2008年经济危机后,2016年再次划下了泡沫和寒冬的韵脚。...[详细]
从开业之初,该店就备受公众广泛关注,“长沙最大众筹餐厅”、“获央视《创响人生》邀访”、“众筹成功范本”等一系列头衔接踵而至。...[详细]
但同2C一样,你也需要在这四个字中做出取舍。...[详细]
而乐淘最大的对手好乐买,也收到了腾讯5000万美元的投资。...[详细]
根据2016年3月30日特别董事会批准的相关交易条款,除创始人翻转股票以及异议股东股票外,奇虎360全部已发行的普通股将以每股普通股51.33美元(相当于每股美国存托股77美元)的价格被现金收购并...[详细]
1、承销及保荐费用最高,总计41亿元,占比发行总费用73%,平均承销及保荐费3442万元; 2、审计及验资费总计为5.36亿元,占比发行总费用10%,平均费用为455万元; 3、信息披露费用总...[详细]
差别究竟在哪?既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有表示暗示你内有干货,可以借鉴。...[详细]
一位用户反映,自己刚刚去了北京友友联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位于大兴区的注册地点,但“大门紧锁”。...[详细]
以上是我们初步得出的微信指数的算法,相关指数多少是以综合权重来计算。...[详细]
现在有句话说得很好,代表大部分女生,也代表25岁以下男生的消费需求,三句话:爱美,怕死,缺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