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宣誓:绝不代写作业、不纵容玩手机、每天陪读半小时…"9月1日开学季,山东某实验小学举行的新生家长集体宣誓视频冲上热搜。这所要求200余名家长右手举拳宣读《家庭教育承诺书》的学校,意外掀起关于家校边界的大讨论。支持者称赞其唤醒家长责任意识,反对者则质疑这种"宣誓教育"是否流于形式。
仪式现场还原:承诺书细化到"检查指甲"
根据流传视频显示,宣誓仪式在学校操场举行,家长们整齐列队跟读校长领誓。三页纸的承诺书包含12项条款,从"保证早餐营养"到"每周检查孩子指甲长度"事无巨细。最引发争议的是第7条"自愿承担教育不力后果",有家长透露当天还被要求签字存档。该校德育主任解释,此举参考了公务员入职宣誓形式,旨在强化"教育是家校共同事业"的理念。
网络观点两极分化
教育博主"麦穗妈妈"晒出自己孩子所在班级群被要求接龙打卡宣誓视频的截图,吐槽"现在当家长堪比职场KPI考核"。而心理学教授李敏则认为,仪式感确实能提升履约意愿,其团队研究发现参加过宣誓仪式的家长,后续参与家校活动的积极性提升40%。争议焦点在于,当承诺条款涉及"每天检查微信群3次""节假日不安排旅行"等具体约束时,是否逾越了学校指导范畴。
专家建议把握分寸
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专家指出,类似探索在江苏、广东等地也有出现,关键要避免两个极端:既不能将教育责任全推给学校,也不宜用行政化手段干预家庭生活。值得关注的是,郑州某小学去年推出的"家长积分制"就因与评优挂钩被叫停。此次事件中,已有家长向当地教育局反映条款存在"一刀切"问题,该校后续表示将对承诺书内容进行优化调整。
在这场风波背后,折射出当代教育焦虑的深层矛盾。某省教育厅工作人员透露,近年关于家校权责的投诉量年均增长25%,如何在合理引导与尊重差异间找到平衡点,或许是比宣誓仪式更值得深思的命题。
(责任编辑:林凡)
但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如临床上,最大的成功就是电子病历的采用,虽然目前看来其中的海量数据尚未完全挖掘出来。...[详细]
90后创业从开始到结束,似乎总在彰显与众不同。...[详细]
理才网的做法可能跟这个有很大的不同,它的主要核心是抓行业产品,是客户需要凭这些行业产品来吃饭的一些应用。...[详细]
对于研究机构而言,内容本身是很难收费,但如果雇一个人每天早上给你打一个电话,把东西给你读一次,我要为这个服务收费。...[详细]
随着越来越多的红筹回归,壳资源一度变得很稀缺,炒作升温,证监会的监管大棒挥向那些投机炒作的同时,修改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办法》,意在遏制借壳炒作。...[详细]
不可否认的是,在早期风险投资项目中,投资上亿美元的VC通常都会要求获得公司董事会的席位,但对于规模高达1000亿美元的远景基金来说,这样的投资金额仅仅占基金总规模的1‰,不要求委派董事听...[详细]
信而富2016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4038万美元,相比之下2015年净亏损为3322.7万美元,2014年净亏损为178万美元。...[详细]
永安行自行车方面希望,在未来3-5年内,在目前210个左右市县的基础上,努力将布局市县增长到350个左右,布局公共自行车(含无桩共享单车)200万辆左右,用户从目前的2000万人增长到5000万人...[详细]
不过大家的感知里都会有类似的部分,运营太大了,运营又太细了,运营什么都会,但运营又什么都不会。...[详细]
当然,上市虽好,但也不是所有的鱼,都能跃过这道龙门。...[详细]